虚实相生——程十发书画留白艺术的当代诠释

        作者:耿晓婷2025-09-29 07:39:00 来源:美术报

          (1/4)程十发 山水图册——溪山过雨图 中国画 程十发艺术馆藏

          (2/4)程十发 李长吉诗意 1984年

          (3/4)程十发 瓜熟禽来 1986年

          (4/4)程十发 水乡涉趣图 中国画 程十发艺术馆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在中国绘画史上,留白从来不仅是画面空白,更是一种“以无胜有”的美学智慧。程十发作为20世纪海派书画的集大成者,将传统留白技法推向新高度。他的艺术创作跨越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领域,留白是其核心的艺术语言。本文从多个维度,解析程十发留白艺术的独特价值及其对当代艺术的启示。

        留白作为叙事语法:

        《瓜熟禽来》的减笔美学

        程十发的留白艺术在花鸟画中尤为精妙。作于1986年的《瓜熟禽来》是其致敬八大山人并展现留白理念的典范。画面以简练笔墨描绘南瓜与禽鸟,形态生动,意趣盎然。最令人惊叹的是画面右上角仅以题款平衡构图,余者大片留白。

        这种留白并非未完成,而是精心设计的叙事手法:空白处既是天空、地面,亦是空气流动,任观者想象补全;禽鸟动态与南瓜静态经留白衬托,使瞬间互动更具时间延展性,仿佛下一刻鸟儿便将振翅;大面积留白带来的疏朗通透,更与“瓜熟蒂落”的自然哲理呼应,赋予作品深层生命意蕴。

        程十发曾说:“中国画要会利用空白,虚实并用,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空白处要有生意。”在此,空白不仅是构图需要,更是意境延伸。这种“减笔增意”的手法,使作品在简洁中蕴含无限,真正抵达“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化境。

        山水意境的呼吸之道:

        《溪山过雨图》的虚实相生

        山水画中,留白更重于空间营造与意境表达。程十发的《溪山过雨图》便是极致运用“虚白”的佳例。画面采用“三远法”构图,远山淡墨渲染,近石笔法苍劲。而最精彩处在于山峦间的留白——它们精准提炼了自然现象:山腰留白如轻烟缭绕,令山体若隐若现,增添神秘;下方留白似雨后氤氲,使画面笼罩于湿润氛围;山脚留白仿佛溪流潺潺,形成“山因水活”之效。

        潘天寿言:“画事之布置,极重疏、密、虚、实四字,能疏密,能虚实,即能得空灵变化于景外矣。”程十发深谙此道,其山水留白更是一种“呼吸”,画面需透气,艺术需留白,正如生命需喘息之空间。这种虚实相生的辩证处理,使《溪山过雨图》成为一首可视化诗篇,引人进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意境。

        人物画中的戏剧性留白:

        从写实对比到写意抒情

        程十发人物画的留白艺术,清晰展现了从早期写实对比到后期写意抒情的演变轨迹。

        在连环画时期,留白服务于视觉对比与戏剧性叙事。如《幸福的钥匙》中,他创造性地将西方铜版画的明暗对比转化为中国画线条的疏密节奏,通过留白与密线的强烈对比,形成现代性视觉张力,这是在寻找传统笔墨与现代叙事需求的契合点。

        云南采风成为其艺术转型关键。西南边陲的风土人情,促使他的留白运用从技术层面提升至精神层面。如《水乡涉趣图》以精炼笔墨勾勒少女与水牛,而水域的大面积留白则升华为诗意空间。通过牛身与水面接触的暗示、衣摆的微动等细节,在“无画处”暗示水的存在,使留白本身成为叙事主角,与主题“涉趣”相得益彰。

        程十发指出:“中国人物画往往无布景,留出空白让人想象,有布景衬托为了要表达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其人物画留白,从对比性到抒情性的演变,正是使空白从剩余部分转变为传递情感、激发想象的关键要素。

        书法中的节奏留白:

        《李长吉诗意》的音乐性

        程十发的书法与绘画形成完美美学闭环。《李长吉诗意》作品中,留白升华为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作品以上部书法为主体,字距疏密如乐章起伏,完美体现其“密不容针”“宽可走马”的节奏观。笔触中的飞白效果,更是精心安排的“视觉休止符”。下部吹笛少女形象与上方书法意境交融,题跋“士大夫以书题画,余以画题书”点明了他对传统书画主从关系的颠覆。

        在此,书法留白与画面空白相互渗透,构建出完整意境场景,达到“书中有画,画中有乐”的境界。当观者视线游走于墨迹与空白间,实是在经历一场跨感官体验——眼睛“聆听”留白中的无声旋律。

        跨文化视野下的留白智慧:

        “减法”与“加法”的融合

        程十发的实践提供了独特的跨文化视角。他在给程多多的信中写道:“西洋画的进来,使中国画在结构、层级、色彩上受到了影响,有了变化,我们要继承传统,又要吸取外来的。”他精辟地比喻:“油画是做‘加法’,通过透视和明暗塑造真实空间;中国画是做‘减法’,以留白暗示无限意境。”

        程十发的独特价值在于深谙传统留白精髓,又创造性吸收西方艺术特点。他在《幸福的钥匙》中化西画明暗为中画疏密,在《李长吉诗意》中实现书画意境互通。这种融合非简单叠加,而是在理解本质差异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使其作品既葆有东方“虚实相生”的哲学深度,又具备现代视觉的表达力度。

        留白艺术的美学智慧

        庄子以“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揭示“有无相生”的辩证观。艺术中的“虚实相生”正是此思想的视觉表达——笔墨之“实”与留白之“虚”相互依存转化,不仅是技巧,更承载着“道法自然”的追求,指向含蓄空灵、超越物象的至高审美。

        程十发的留白,恰是此美学智慧的生动践行。他的白是山间云烟,是画外余音,是未曾言说却无处不在的意境。正如其自题诗所言:“法从自然归太朴,一笔顷成万墨空”。在这空白之处,不仅承载着匠心独运,更凝结着超越时代的美学智慧。

        在全球化语境下,程十发的艺术实践树立了传统创新的典范。真正的文化自信在于以开放姿态展开跨文明对话。其留白艺术根植于“虚实相生”的东方美学,又契合人类共通情感,故能唤起最广泛的审美共鸣,让传统美学在当代依然焕发蓬勃生命力。

        耿晓婷(程十发艺术馆)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78(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