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晖在首都图书馆主讲《读字——发现汉字之美》

        作者:核实中..2013-07-23 10:20:02 来源:中国在线美术网

        7月20日下午2点,集古琴欣赏、诗书画展为一体、全方位、高品质、新颖独特、生动有趣的聂晖“读字——发现汉字之美”讲座在首都图书馆举行。有读者评价:“既是艺术的视听享受,更是文化的精神盛宴”。


           主讲嘉宾聂晖以一曲经典、高雅的古琴《流水》拉开讲座帷幕,她从“琴”谈到“乐”,乐字就源于琴的形象。古人左琴右书、士无故不撤琴瑟。琴既是乐器的代表,更是修身的道器。古人以琴修心得乐。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他一再称赞颜回,也是因为颜回贫而乐:“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接下来,谢飞东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汉字的基本情况,文化之根在文字——汉字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载体,它的组词造句记载了古圣先贤的智慧,而汉字本身的造字、演变、发展也最原始的记载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国哲学与文化。文字之根在象形——文字起源于古人对客观事物的形象描绘,这也就是“书画同源”。象形字的增减组合衍生出汉字大家族。文字之变在两翼——文字的演变受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因素支配。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属于古文字,经过隶变后又形成楷行草,属于今文。实用性一是表义准确,这让汉字越写越复杂,比如我们的化学元素,以金、石、气构成形成字,分别指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气体。二是书写方便,这让汉字越写越简单,通过合并字根、连笔、省略等方式形成简化字。可以说,简化和繁化一直伴随汉字成长。艺术性则是审美的需要,正如我们今天穿衣服,好看比保暖更重要。艺术性主要包括对称、阴阳,左紧右松、上紧下松、突出主笔等规律。两百字根涵万事——目前一般认为《说文解字》中有264个象形字,但常用象形字根为160个左右,《读字》一书则综合古今各体常用汉字,归纳为240个字根,以包括人的身体、生活、经济活动、上层建筑、万事万物。


           聂晖生动地讲述了汉字的形音义之美。其形有书法美——讲造形布局,两位嘉宾以历代代表性书法作品、自己临摹和创作的作品,展示了篆尚纵、隶尚横、楷贵斜、行贵折、草尚圆的审美共性。其音通音乐美——富韵律节奏,因此如笑、哭、愁、苦等发音极具表情性,而轻、重、驾、驭等发音极具表现力。其义含哲理美——蕴思想内涵,她以“幸”字为例解读了珍惜拥有,不要失去时才追悔莫及。


           最后,谢飞东通过“大”、“天”、“立”解读了古人顶天立地人为本的人本思想,通过“教”、“育”、“学”、“改”解读了古人教育从娃娃抓起、黄荆棍下出好人的思想,通过忠恕、感应、慈悲解读了古人克己修身心为根为思想。


           两位嘉宾通过神话故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使讲座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最后,聂晖现场书写“首图讲坛”四字并赠送给首都图书馆。


           “汉字的成长”聂晖、谢飞东诗书画专题展共展出作品30余件,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简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贯穿汉字成长主要历程;工笔重彩人物、花鸟,写意水墨山水,诠释着书画同源;既有传世经典书画如《涂朱牛骨刻辞》、《荐季直表》、《仪礼简》、《快雪时睛贴》、《自叙贴》、《听琴图》的临摹作品,也有聂晖和谢飞东的创作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创作作品所书写绘画的内容多是他们原创的古典诗词、文赋、对联,亦有摘录于他们共同完成的《读字》一书的汉字解读。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到汉字从远古走来,一路变幻着身姿,展现着无穷的想像,透露着艺术的魅力,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Processed in 0.207(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