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色彩智慧——2017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综述

        作者:戴子喻 金成辉2017-12-01 08:42: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7年11月1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2017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所长宋建明,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欧洲色彩学会前主席伊夫·萨赫内,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普利兹克特聘主任汪涛,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教授曾启雄,北京服装学院色彩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崔唯,日本建筑装饰技术史研究所所长窪寺茂,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李广元,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基础设计系教授小林昭世,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文娟,故宫博物院古建筑彩画专家杨红,日本《亚洲色彩趋势年刊》主编大前绘理等嘉宾、色彩研究专家及陈彦青、肖世孟、杨蕾、黄燕、张春华等青年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50多位传统色彩爱好者、院校师生出席了开幕式。

        吕品田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色彩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独特感知方式与哲学思维基础上的色彩体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体验和文化心理,同时也是治理天下、构建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色彩是一个极具文化价值的艺术史研究课题,它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智慧、广阔的视野和完善的机制不断深入研究。赵丰代表与会专家发言,他从去年论文集序言中的“来看此花”出发,阐述了中国传统色彩研究的多重维度,并希望中国传统色彩研究这朵鲜花开得更美,真正能够从“好色”走向“出色”。牛克诚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他指出本届年会的学术主题是“中西文化的色彩表情”,即是将中国传统色彩放置到世界色彩文化的背景中考察,探究中西色彩观念及表现之异同,体认中国传统色彩学术秉性,探寻中国传统色彩智慧在当代世界文化体系中的独特价值。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郑工主持。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色彩史论、绘画色彩、建筑色彩、民间色彩、染织色彩、颜料工艺,以及色彩应用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多视角、多层次的学术研讨。曾启雄认为,目前不论经济力量还是消费规模,都应是中国提出建构中国传统色彩系统的好时机了。他从《色谱》《中国色名综览》《中国的传统色》3本中国传统色彩著作出发,通过分析其优缺点,明确其参考价值。陈彦青指出,从符号学角度考察中国色彩在不同条件下的历史感知,可以让我们在复杂的历史迷雾中,找到相对清晰的应用之道。由于紫色在中国色彩系统中的典型性,通过重点考察紫色之于中国色彩系统的符号意义,了解其从视觉到象征的多重变身背后的关键因素,或许可以提供一种解读中国色彩意义与象征的有效路径。王文娟探讨了五行与五色的关系,她认为五色审美观是五行学说的一部分,是汉民族色彩观的奠基石,是中国绘画色彩的始源性资源。五方与五色、五行与五色、五色与阴阳合流而形成动态五行色体系,先祖把时空体悟与色彩相连,亦把人伦尊卑与色彩相连,使中国人的色彩观具有概括性、观念性、象征性特点。肖世孟则通过对比先秦时期的丝绸染织方法和染色结果,对“五正色”的色相特征做了数值分析。他认为先秦时期所谓“正色”指的是当时的丝绸颜色规范。为了使丝绸颜色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先秦以野鸡羽毛的特征来界定“五正色”的色相。即使在日本,中国的阴阳思想和五行观念对其色彩文化也影响深远,小林昭世从日本飞鸟、奈良时代的色彩认知及感情等色彩意识出发,考察了当时的色彩文化,探讨了这个时期色彩意识的表现形式和现象性、色彩名称扩张以及色调表现和色彩的象征作用。

        纵观中国绘画色彩表现的历史,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确立了青绿山水画的经典范式。宋建明从“悠远的境界”和“绚丽的色彩”两方面对《千里江山图》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千里江山图》的色彩是中国传统绘画史上视觉记忆的代表,呈现出传统绘画典型的“丹青”结构图式,即由暖色“丹”色系与冷色“青”色系共构而成绘画色彩的面貌,冷暖与互补色的交织交融,使画面产生和谐悦目之感。牛克诚则通过对《千里江山图》的细节考察以及与其他青绿山水画的图像比较,指出笔墨勾皴与重色积染构成了该图的笔色结构——皴法+赭石+石绿+石青+色上画,以此建构了古代青绿山水画笔墨与色彩的“全因素结构”;并从“随类赋彩”的色彩认知与表现方式角度,分析归纳了该作品的基本类色。李广元表示,应该着眼于通过意象绘画色彩的直观形式,实现生命原型色彩形象与视听灵感有机相生的意象审美。意象艺术形式的感知,能全面会通人类生命原型的视听灵感。人类艺术灵感无限会通,导致意象艺术形式随着“世界文化”实现无界限交流。张春华对保罗·克利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北非的光、装饰艺术、东方艺术、现代主义、立体主义和联觉影像先后对保罗·克利的艺术创作产生影响。保罗·克利穷其一生探索材料、色彩和形状之间的奥妙,为我们示范了图画性实验隐喻和联想的丰富可能性。黄燕则认为,传统木版年画这种美术类型广泛应用在民间风俗信仰等情境中,所以要用鲜明、强烈的视觉感染力来渲染一种喜庆、热闹和吉祥的情绪氛围,热衷于高纯度的“极色”(原色)的并置运用。

        在染织、器具及戏剧色彩研究方面,赵丰介绍了丝绸之路纺织染料研究的新进展,丝绸之路上的染织物早期以羊毛织物为主,北朝以后丝绸织品逐渐增多。通过对丝绸之路上的纺织品染料进行分析和检测发现,其染料主要包括新疆本地的西茜草、菘蓝、灰胡杨,我国东部的茜草、黄檗,以及东欧、南欧的胭脂虫,南亚的紫胶虫等。由此可以看到纺织文化、染料文化、染色文化之间的交流。汪涛认为,在古代铭文中有不少关于金属器颜色的资料,那些形容金属的颜色词和与颜色有关的金属专用名称的背后“潜伏”着一个颜色的系统,而这个系统跟古代的神话思想密不可分。他从一个具体的颜色问题入手,还原了中国古代冶金术的文化语境,对科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思考。杨蕾指出,先秦巫傩扮饰中的色彩取舍,是特殊时间和空间中对自然色彩的选择。秦汉时期在儒家“以色名礼”的倡导下,五色观念逐渐成为扮饰造型和色彩选择的重要依据,戏剧舞台表演中出现色彩禁忌。而隋唐戏弄演出中逐渐形成与角色相对的固定色彩符号,具有一定的程式化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运用独具匠心,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杨红对宁寿宫中的清中期官式苏画类型及色彩进行了解析,认为乾隆时期的建筑彩画集江南文人画、西洋写实画风与宫廷趣味于一体,以群组性的整体效果集中体现了清中期皇家园林建筑装饰的美学追求。宁寿宫花园建筑彩画主要以青绿色为主,金色与间色成为节制的缀色,色彩凝重而富丽精雅,成为清代皇家园囿建设的典范。窪寺茂指出,早在隋唐时期,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佛教传入,日本木结构建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通过考察名为“铅丹涂”的红色涂装,探明了日本佛寺和神社建筑外部红色涂装的发展历程。

        在色彩应用研究领域,传统色彩元素与流行趋势相结合,充分表现出了传统色彩文化的强劲生命力。伊夫·萨赫内通过配色实验,发现和谐的色彩搭配并不一定能带来美感,色彩的和谐问题涉及文化、教育、语言等相关背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尝试引人注目,工业新材料和电力能源为这些尝试提供了条件,引领艺术创作走向更高的美学境界。崔唯介绍了目前承担的“北京传统色彩体系、数据库建构及其设计应用研究”项目,内容包括构建北京地区传统色彩体系,制作色彩标准色谱,梳理传统色彩文脉,建立传统色彩数据库,制定传统色彩应用指南,指导北京地区未来的色彩应用。大前绘理围绕《亚洲色彩趋势年刊》介绍了色彩和材料的开发应用。她认为亚洲有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色彩文脉,中国2000多年前的“五行色”是世界上最早的色彩体系。亚洲是国际色彩趋势的发源地之一,色彩趋势的流行已经开始转向亚洲。

        会议间歇,专家学者就各自感兴趣的色彩问题展开了交流,与各位色彩爱好者进行了互动。曾启雄还演示了胭脂虫染料的传统染色技艺,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浓厚兴趣。

        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发起人牛克诚表示,中国传统色彩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学术事业,需要众多色彩学学者的热心参与和不懈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乐于为这项事业做好服务工作。中国传统色彩研究的未来在于青年,本次年会开启了以青年学者为主要对象的论文征集渠道,为青年学者的成长搭建平台。同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计划在明年推出“中国传统色彩研究青年学术沙龙”项目,召集青年色彩学学者围绕特定色彩学术专题展开交流,以此来发现和培养中国传统色彩研究的新生学术力量。

        为配合本次会议的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编辑的《2017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50(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