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没有尽头的”——访澳门画家陆天赐

        作者:张亚萌 何瑞涓2018-01-30 08:57:32 来源:中国艺术报

          (1/5)陆天赐

          (2/5)黄菊 陆天赐

          (3/5)荔枝 陆天赐

          (4/5)梅花盛开 陆天赐

          (5/5)盛放 陆天赐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陆天赐是土生土长的澳门画家,自幼跟随名画家赵伟夫习画,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他是一个以生活入画的画家,田园风景、家禽植物、澳门街角和历史建筑,画面中的一切都沉淀着生命的情趣,寓哲理于人生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他的油画作品带有一点国画的味道:含苞待放的荷花,蜻蜓点水,绿草悠悠;盛放的荷花,花瓣飘落,小鸭闲游,莲子暗结;一幅残荷,苍苍茫茫,缝缝补补,隐藏着来年的希望。

        观者从陆天赐的作品中可以“品尝”到生命气息:荷花的纯洁,野菊花的坚毅,玉兰花的幸福,木棉花的骄傲;荔枝的甜蜜,火龙果的热情,沙梨的成熟,木瓜的清甜,稻田的饭香,鸡鸭猪牛的肥美……一一展现在画中,甚至还能看到澳门小城不同层面时代的变化。

        到访陆天赐的画室,狭小的画室里放着他二三百幅油画,和他从各地淘来的陶艺、木艺等工艺品“挤”在一起,而他的油画架的底撑,也是用两根旧毛笔做成的。在没有成熟油画市场的澳门,曾为美术教师的陆天赐仍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采风和创作,就如同他在交流中偶然冒出的英语说的那样:“Painting is my hobby” ——绘画是我的爱好。

        记者(以下简称“记” ) :今年您于澳门基金会主办的“澳门艺术家推广计划”中举办个人展览,其中有很多花卉和风景的展现,您为什么喜欢画花卉尤其是荷花?

        陆天赐(以下简称“陆” ) :很感谢澳门基金会这一计划,让我的作品有机会再一次展出。绘画走进了我的生命,让我活得更灿烂,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这一辈子都离不开绘画,从没间断。

        从题材上来说,我画得最多的的确是花卉和风景。或者这是一种缘分吧。回望过去,卢廉若公园是我写生的好去处,坐在卢廉若公园的春草堂写生,简直是一种享受。初习画的20多年,我都会到卢廉若公园画荷,风雨不改。自小我就对荷花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再加上我这个人特别喜欢郊游,每逢周末或假期,我都会到国内旅行。我向往自然,大自然给予我丰富题材,一草一木也能传情,一花一草也有内在情韵。

        记:您还展出了很多描绘澳门城市风景的作品,在创作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吗?

        陆:澳门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热爱澳门、描画澳门对我来说是自然的事。澳门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风景特别美。我画了不少澳门的城市风景。在创作过程中还真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如果要谈,只能谈一点小趣事:有一次,我驾车到沙栏仔的安多利堂写生,画好后有种释然、怡然的感觉,对画作也很满意,可我将画放在车外晾了一会儿,回家时却忘了将画收回车内,这幅作品就这样遗失了。在澳门回归祖国前的一次画展中,澳门特区政府就收藏了我60多幅澳门老街景画。对我来说,创作得到回报是难忘的,随着澳门城市的变迁,过往的老风景也只能成为回忆了。

        记:早年间您跟随赵伟夫先生习画,他对您的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陆:我的老师赵伟夫先生毕业于广州博文美术学校,油画、中国画和水彩都画得很好,我很羡慕他、崇拜他。我那时总以他为目标,希望有一天我的画画得跟他一样棒。老师的画作不浮夸、朴素踏实、贴近民生;他的画如其人,和蔼可亲,教导我们不遗余力,他收的徒弟只有几个,都不收学费,而且每次外出写生时,喝茶吃饭等所有费用都由他出,他视我们为他的子女一样。老师的这种大家风范给了我很深的记忆。

        记:很多评论说您的油画有中国画的味道,您怎样看油画中的“中西融合”这个话题,在创作中有什么样的探索?

        陆:赵伟夫老师曾对我说,西画源于欧洲,要超越外国人不容易。如果在创作油画的过程中加入一点点中国的技法,这样就可以既学别人的、又有自己的风格了。因此,我跟老师学油画的同时也学了中国画。我确实将少许的中国画技法加入油画里,但不是刻意地用中国画的技法去创作油画,绘画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打好基本功。当我专注绘画时,中国画的技法自然地渗入油画当中,中国画的技法虽然不多,但都追求形和神的自然融合——比如,我画油画的菊花,用了中国画的勾勒方式。

        记:作为澳门本土画家,您和同期的艺术家都致力于用画笔表现城市变迁,您认为这一阶段澳门绘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陆:在我的印象中,表现澳门城市变迁的画家有水彩画家甘长铃、漫画家陈培等。澳门就是一个文化共融的地方,有人借画表达乡愁,有人以画讽刺时弊;有人讲究笔法,有人讲究色彩……澳门就是这样的,咸鱼青菜,各有所爱——淳朴共融、不排斥,这就是澳门的特色。对我来说,艺术是没有尽头的,我多年来都在家里专心画好自己的画,可能有点孤陋寡闻了——或许如此外界的人才说我是画坛隐士吧。

        记:如今的澳门画坛,很多本地、内地、港台和各国艺术家都来到这里,在澳门东西方文化相互渗透的丰厚文化环境中汲取养分,您如何评价当代中青年澳门艺术家的创作?

        陆:澳门是中西文化的融合之地,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不同地区的艺术家来到澳门,这本来就是澳门的文化,百花自由地齐放。老年画家有老年画家的老成,中年画家有中年画家的踏实,青年画家有青年画家的奔放。不过,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还是觉得,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手法去表达意念,绘画的基本功必须要打稳,不能以奇异的效果模糊没有主题的空洞。

        记:澳门的文化对您的油画创作有哪些影响?您如何看待澳门文化与自己的创作之间的关系?

        陆:澳门有怎样的文化呢?简单来说,就是中西两种文化互相交融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澳门文化。这种文化出奇地安静,四百年来没有大的冲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西文化,处处共融和谐。我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我又是一名天主教徒。我热爱祖国山川的一草一木,我又受西方精神的熏陶。所以,我的思维里,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又有西方精神的结合。这种内在的心理反应,或许就让我特别喜爱选取和谐共融的绘画题材吧。

        记:您的下一步创作计划有哪些?

        陆:我没有下一步的创作计划——绘画是我一生的志业,数十年来,从不间断。现在的我,已经步入花甲之年,我会一如既往地一步一个脚印,继续走我的路。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29(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