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书》到《地书》:艺术家徐冰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作者:任沁沁 张承志2012-03-17 08:44:33 来源:新华网
             台北诚品信义店的画廊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因为这里正在展出国际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天书》和《地书》。来自宝岛南北的人们纷纷聚拢过来。传越时空的文化殿堂中,人们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和倒错感。日前,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在台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谈他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创作的灵感源泉。

          灵感源自中国文化内核

          《天书》的创作始于1987年,其发明者徐冰用宋代的活字印刷术将四千多个无人能懂的“汉字”印成线装书和长卷。在当时的国际艺坛,《天书》曾引发热烈讨论,被编入多本国际艺术史教科书,也因此奠定了徐冰的国际艺术地位。

        如今再忆《天书》的热烈反响,徐冰淡淡地说,所有灵感都来自于中国的文化内核,“之所以引起西方反响,是因为西方艺术圈也需要补充本身缺失的文化养料,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就是一种养料。”

          学版画的徐冰,曾每天泡在北大图书馆善本库,研究线装书知识,学习汉字构字技巧;也曾停止所有活动,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刊刻数千个自己也不认识的方块字。

        在充满诱惑又浮躁的社会里,徐冰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以坦然澄澈的虚静之心,用一种平凡的工匠式方法,成就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构想。

          追逐“普天同文”的艺术理想

          相较于无人能懂的《天书》,此次展出的《地书》则全书没有一个文字,所有内容由符号、标志写成。“如果说《天书》表达了我对现存文字的遗憾;《地书》则表达了我一直在寻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徐冰说。

          这次的创作,勾起了徐冰用符号表达复杂事情的兴趣,他开始搜集、研究、整理各地不同标识,研究数学、化学、物理、制图、乐图、舞谱、商标等专门领域的表达符号,创造出一套新的地球村语言。

          “读者不管是何种文化背景,只要是被卷入当代生活的人,文盲都可以读懂这本书。打破了语言的界限,实现了普天同文。”徐冰说。

          当代艺术家需面对资本、契合人民

          对于当代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复兴,徐冰持正面态度:“这个时代太伟大了,但作品跟不上这个时代的伟大。”

          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艺术界有两个变化,一是出现新潮艺术和当代艺术,二是受西方当代艺术影响有了艺术市场。这两个变化构成新的艺术环境和艺术生态。

          “艺术市场有它存在的合理因素,当今任何领域都要面对资本,艺术家也要思考如何面对资本的问题。”徐冰说,中国的艺术市场在短期内迅速形成,推出高价位艺术家,在很短期内可以有市场的生长和市场的泡沫,甚至市场的崩溃、变动等,但这些对于中国艺术圈都是有益的课程。“至少把中国的艺术放在世界面前,让世界的文化界、艺术界、金融界共同关注”。

          “传统艺术需要重新复兴,就要找到一个激活点,这就是和人民大众的契合点。只有大众喜爱的艺术,才有长久的生命力。”他说。

          这位中国当代最早蜚声海外且至今仍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始终非常清楚地认为:“人们喜欢中国的艺术家,实际上是被中国的艺术所吸引,对中国的问题感兴趣。他们喜欢通过你的作品人们感受到有关中国的信息。”

          他说,艺术永远都要和人民发生关系,真正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长久发展。
      Processed in 0.241(s)   65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