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雕塑展不只是噱头

        作者:梁腾2018-04-16 00:05: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与户外雕塑相关的展览如今并不鲜见,但以城市为根基,以沙滩海洋为“展馆”的展览在国内却不多见,毕竟它除了要拥有城市和海滩,还需要有关注这个城市的主题。

        早在1996年,澳大利亚海岸雕塑展创始人David Handley受克拉托位的室外雕塑公园启发,计划在悉尼的邦迪海滩展出绘画和雕塑作品,并命名为“海岸艺术展”。但由于海边天气的不可预知性,放弃了绘画作品的展出,由此诞生了澳洲海岸雕塑展。有不少中国雕塑艺术家也是通过海滩雕塑展这类平台逐步成长起来的。不久前,在国内海南博鳌金湾海边举办的“丝路新语·2018博鳌国际雕塑展”就以举办博鳌亚洲论坛为契机,呈现了一场在海滩上的展览。

        海滩公共雕塑展策展人卢征远利用海滩地形的公共空间,将其中36件体量宏大、气势磅礴的雕塑作品按照“海上丝绸之路”的意象排布,为观众提供零距离感受展品的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室内展览馆旧有的限制。如此一来,没有一成不变的艺术馆灯光限制,海边的光影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作品的感受,而雕塑作品也能与观赏者建立更深层的关系。策展人介绍,展览由“历史与当代”“传承与创新”“多元与统一”三组关键词铺开呈现。如果作为绘画来讲,相关主题的展览我们已经看得有些疲倦,好在此次是以雕塑来呈现,利用海天交际的背景,“构建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场域”“打破展陈与景观的间隔”等空间上的构想,多少让人眼前一亮。

        展览的另一方面是,“将公共艺术放置于更为开阔的境界的同时,为博鳌打造一张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用经典艺术的极致表现形式推动实现博鳌一体化的艺术与生活空间,最终呈现一个用文化和艺术畅快呼吸的新博鳌”。我们会发现,观众同样会深刻影响户外雕塑展览的展陈策划、设计和解读。诚然,对一个城市来说,户外雕塑在当中的体现主要是为了装饰和美化城市环境、服务群众,它常会按照一定的审美理念和城市规划来设计和创造。但雕塑家们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体现对自身的超越和对社会性、公共性命题的关注,避免趋同化。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问题或多或少有悖于普通观众所乐于接受的“看得懂”。

        艺术之所以迷人,除了艺术家们的无限畅想,还因为凝聚着厚重的历史积淀。那么,让观众不再只是展览的看客而让其成为参与者和分享者显然是有效的选择。

        回溯到1000多年前,唐朝的商船曾从广州出发,途经海南,经过中南半岛,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他们在增进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同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21世纪,我国借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在这条路上,各国文化互相交流、成果实现共享,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这次展览布局依照着丝绸之路的形式在沙滩蜿蜒穿行,白天的海风携着历史的记忆拂过金湾海滩,夜晚作品中闪烁的灯光也如繁星散落,游走其间可以看到作品与海天的呼应。海南博鳌借由雕塑这一艺术形式与“丝路新语”这一时代语境发生关联,并令其介入到当地普遍的审美准则中,进行有效的交融、碰撞与延展。

        看展过程中,策展人的提示也令人印象深刻:用雕塑的形式引入中国山水画中“游”的概念。

        回顾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从画面中流露出的多是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关系,他们沉浸寄情于山水或与自然合二为一,达到对象相忘而大巧以处、己与物冥的境界。这在此次展览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以有形山水刻画中国无形传统精神的作品《问道》、抽象塑造法老形象映射古埃及精神图腾的《冥想》、撷取历史典故引起中外观众共情的《通天塔》。这些作品或写实或抽象,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与社会风貌。

        把展览放在了大自然中,将公共艺术放置于更为开阔的境界的同时,也借与自然的距离拉近人与人之间、人与城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距离。一个与城市相关联的艺术展强调艺术创作和社会、历史情境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城市的历史文脉,并融入当地文化。我们也期待城市雕塑能够更多反映某一城市的人文历史内涵、烘托某一城市的艺术氛围,彰显某一城市的文化品位。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50(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