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戎:独自在中俄边境的原始森林里,是真正的孤独,神性的存在

        作者:汲平2018-09-30 11:12:09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徐戎,著名艺术家,书画评论家。其书法作品极富禅意,格高骨清,意境高远,真气弥布,风格独现。所作人物、山水、花鸟,自成天真,格调高古、禅意盎然。启功、陈传席、毛昭晰、王伯敏教授等对其都有较高的评价。自1996年始,陈传席教授曾数次为徐戎撰写评论文章发表,评价曰:“徐戎以意笔出之,意高而有法,渐入‘清空’一境,空灵神韵,颇具‘入禅出世’之感。贵在难得”。陈丹青先生曾对其作品评论甚高并题字赠言赠书数册。2014年,徐戎被当前最权威的 “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为“AAC艺术中国(2014)观察报告之艺术家”。


        佛学图书馆展览


        近日,对徐戎老师进行了采访。

        记者:徐戎老师,您的网名自称“静隐庐主”,平素居山林,喜静坐,艺术观点深刻。有人评价您是个隐者,崇尚清静无为。不论于做艺术还是生活中,您都独自行走,甚至被边缘化。您自己怎么认为?

        徐戎:我崇尚古代的隐士。但我不认为自己是个隐者,现代社会中几乎没有真正的隐士,到哪儿都有较为方便的交通和畅通的通讯。何况我还有正规的工作,办公室还在市中心,西湖边工作了30年,与别人一样每天上班。之所以你这样问,原由是我较早地逃离喧闹的市区,居住到市郊的山中,一到休息时间我便往更深的山里走,寻访故友,到寺院礼佛。大多是独自行走,也遇到过许多惊险。

        搞艺术也好,修行也好,首先要远离,远离什么,远离外缘诱惑多的地方,你在城市,你的心很难一下能静下来,攀缘也多,你还没有这个很深的定力,经不起这个诱惑。大自然,本来的面貌,与你那个自性本真是相附相契的。

        独自行走的好处是,能不断地积累心灵的能量,独自时候,能问问自心,对人生对艺术甚至对生与死能进行深度的思考。一个默然孤独的人,内心是强大的。“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狮子永远是独行的,狼才成群结队。


         中俄边境的原始森林


        我讲个经历,特别值得一提。今年8月,我利用年休假,到了黑龙江,朋友非常热情,每天活动安排很满。家人出境到了俄罗斯几天,我留下,热闹中我需要宁静,让朋友给我扔在中俄边境的原始森林中。江的对面即是俄罗斯,目极所及皆是莽莽原始森林和湿地,望不到一个人。我很震撼,心灵的震撼!突然感到人是无比渺小和卑微。与江南的山中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晚上,在林海深处,没有移动信号,与外界完全是屏蔽的。独自一人住在那个铁皮厢搭建的简陋小屋,旁边就是潺潺小溪,那条小溪很有灵性,零下30度,大江早就结成一米厚的冰,它也不结冰,还是水潺流淌,非常奇怪的事。东北边境的原始森林,与西北不一样,它潮湿,是水性的,很有灵性。


         中俄边境的原始森林


        晚上温度降到12度,我一件单衣,裹了两床被子。没有卫生间,半夜到外面,那种漆黑,像把你吸了去,你甚至有点恐惧感,很远处的落叶声清晰可鉴。那种静,随处感觉有神灵与你同在。

        清晨,竟下了雨,被落在屋顶的雨声吵醒,气温更是降到10度以下。我赶紧起床,飞似的跑出小屋,在空无一人的森林中拍照,连雨落地的声音都特响,已顾不上寒冷和雨水,在里面奔跑、仰望,感到神性的存在,可以与大自然对话。那是另一个世界,自性显现的世界:森林即我,我即森林 !天人合一。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夜的感悟。记得扎西拉姆·多多的《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中有一句话:“有时候会很自豪地觉得,我唯一的优势就是,比你卑微。于是自由。”     

        面对了阔的原始森林,方圆几百里,一个人的世界,真正地感到孤独。自由,才有孤独;孤独,所以自由。

        当然,我很好地享受这种孤独。


        吃茶来

        花开见佛


        记者:徐老师,在书画上您沉浸了三、四十年,并一直在坚持。对您的作品,阅读者感知到了“入禅出世,与天地间别构一种灵寄”的飘逸空灵,赋予了一种空远静谧之感,进入了一种空无空寂之境。识别度很高,风格独特,一直对你侧目,也有人认为您担任一个书法界反叛者的角色。您认为是这样吗?

        徐戎:我记得有个很著名的台湾漫画家说过:“叛逆是最伟大的创意,我的墓志铭一定这样写”。我承认我内心是叛逆的,从小开始,出身于亭子,祖母给养大。与我的出身经历和生活、家庭教育、内心性格有关的。对某些方面来讲,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好事。我的出生是有缺陷的,并不完满。

        我的内心,应该有那么一点叛逆,我不喜欢随波逐流。这几年,世事看得多了经历多了,改了点,随波但不逐流。但这并不理解为我抛弃了传统,应该说我还很传统,只不过注入了我的当代精神,笔墨当随时代。

        我还是用传统的笔墨、宣纸,更重要的是我的笔画中线条中还是那种古人浩瀚的碑帖里找到一丝的痕迹。几十年来临了读了大量的碑帖,都加以提炼吸收到我的作品中了。

        有人评价我的作品中的淡泊、虚空,甚至水墨淋漓的尝试,如果说有,正是我对儿时江南家乡的记忆印象。家乡应该是这样透着湿润气息的,它是阴柔的,不应该是阳刚的。这也如同褪去了火气的生命状态,是我个人情愫的外化。

        我对自然万物都有一种敬畏感,当然对艺术亦是如此。我敬畏艺术,这种敬畏,后来成了一个“野心”,希望艺术能够承担起宗教的责任,拯救灵魂。我20岁就皈依了桂仑大师,开始接触佛教经典。那时,我还在一个厅局,刚参加工作。因为工作接触医院,看到许多病人痛不欲生,生命很脆弱,一瞬间即走了,人生无常。结合自己是早产,从小体弱多病,很自然开始思考人的生与死这些问题。

        佛教讲圆融。1985年,15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开了一次会,议题是面对战争、面对瘟疫及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灾难,什么才能拯救人类和世界,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佛教的圆融才能拯救世界。所以“圆融”是最高的境界,你搞艺术的,搞任何领域的,难到从这里没有受到一些启发吗?

        过硬的笔触,太软弱的笔触都是不好的,“太极”的线条才好,柔软而有韧性,折不断才好,太硬则脆。与你修成柔软心、慈悲心是有很大的关联的。所以不要小看这根线条。老子曰:“刚硬者死之徒,柔软胜刚强。”文人就反对刚硬的笔墨,喜欢“绵里藏针”的笔墨。柔意就是道家、佛家的思想所指导。

        我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善行天下

        徐戎画作:林壑幽深

        徐戎新作:寒雨连江

         徐戎新作:青海长云


        采访即将结束。有人说,艺术分为两种,一个是用空间换时间,它可以有很大的空间,有很大的粉丝量,很大的那种市场效应;但是有一种艺术是灵魂的艺术,用时间换空间,这种艺术可能就是从有宗教开始一条线下来,它们永远不会有时间限制。

        无庸置疑,徐戎老师是属于后一种。


        徐戎新作:霜落荆门

        徐戎新作:我心自有光明月

        一醉是前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8(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