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玉:用艺术爱国的张大千

        作者:admin2021-10-07 08:36:46 来源:中国美术报

        张大千 摹榆林窟唐菩萨立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画名显扬的张大千被困北平,日本人找到他后数次骚扰,劝其担任伪职,张大千推诿不从。在张大千的自述中写道,“日本人对我说,知道我收藏的石涛、八大作品最多,又说知道我曾有意要把珍藏捐赠给南京国民政府,然而一个大转弯,讲了许多不成理由的理由,明言要我把名画捐给北平伪组织,让人瞻仰,永传后世。我心里想什么永传后世啊,我如上当,就要遗臭万年!”张大千平铺直叙的话语,看似无过多情感的流露,但他坚守民族气节的形象不言自明。后来,张大千在友人的帮助下得以顺利逃离北平,脱险归蜀,此事方告一段落。

        1937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各大机构文化团体从业人员、美术名家迁徙至此,如徐悲鸿、丰子恺、滕固、张大千、谢稚柳、潘天寿、李可染、叶浅予等都曾寓居重庆,举办文化交流、展览等活动,为重庆美术界注入活力,推动了重庆美术事业的发展。

        说起张大千与重庆的渊源,还要追溯到张大千青年时期在重庆求学的经历。16岁的时候,张大千从内江来到重庆求学,度过了难忘的中学时代,在上学期间,他游遍整个山城,对重庆的历史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1938年6月,40岁的张大千化装逃出北平,辗转上海、香港等地,在返蜀经过桂林途中与徐悲鸿相聚,在观看徐悲鸿的古画收藏时,张大千十分喜爱五代南唐画家董源所作的巨幅山水画《溪岸图》,徐悲鸿便将《溪岸图》赠予张大千。

        几经辗转的张大千在1938年10月到达重庆,与家人和好友相聚。见到身居重庆的兄长张善孖,共同愤慨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罪恶,为鼓舞当时的抗战士气、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感,张大千与兄长筹集了100多张作品,举办了“张善孖、张大千兄弟近作画展”。他们兄弟二人还合作了《忠心报国图》,画中白色、红色骏马各一匹,在草原上昂首向前、齐驱并进,张大千在画上的题跋“汉家合议定,骄马向天嘶;何日从飞将,联翩塞上肥”,表明了张大千坚决支持民族抗战和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心。同月,张大千与晏济元在重庆联合举办抗日募捐画展,共展出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作品80余幅,收入全部赠给救济难民机构。

        在重庆,张大千遇到好友谢稚柳,送给他一柄扇子,在扇面上描绘了自己的《大千三十九岁自画像》,这其实是张大千对自己身陷北平的纪念。《大千三十九岁自画像》是张大千1937年被日军软禁在北平时创作的,画中张大千头戴东坡高帽,身穿汉服,坐于巍巍劲松之下。通过此画,张大千表达出自己坚守民族气节,誓死不给日本侵略者效力、绝不做汉奸的爱国情操。张大千把自画像原图,也慷慨地赠送给了重庆的老友邓兰轩,并在画像空白处补题:“此去年在故都极危殆时,自作小像,年三十九也。兰轩老友,别十五年相晤渝州,因举以为赠。”

        1938年11月,与亲友在重庆短暂的相聚之后,张大千前往青城山写生。他依然挂念抗战和逃难的灾民,就把自己的大量作品转交给朋友,请朋友代他在重庆再举办一个画展为灾民过冬募捐。12月,“张大千捐募寒衣画展”在重庆举行,张大千又将卖画所得款项全部捐给救济难民慈善机构,帮助难民度过寒冬。同年底,张善孖携带自己与张大千的180余幅画作远赴法国、美国举办流动画展,通过美术作品让世人了解到我国璀璨的文化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的抗战决心。为支持抗战,他们通过义卖活动将所得款项全部捐出,他们曾说:“多卖出一幅画就多一颗射向敌人的子弹,多一份支援国家抗战的力量。”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52(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