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哈拉山

        作者:王川2023-03-28 08:02:43 来源:美术报

        印度马吐腊洛可可风格的霍布罗塔,印度教所有的神都挤坐在上面了

        在印度,窣堵坡并不是塔的唯一形式,与它同样并存的还有锡哈拉(shikhara)。

        锡哈拉本义为“山峰”,象征着宇宙之山,以后被延伸到称印度教神庙中的高塔。这是印度教普遍采用的一种塔的形制,是印度普遍也令人心醉的建筑样式,是具印度民族象征性的一种造型。

        锡哈拉大体可分为南方的角椎状和北方的玉米状两种,而德干式则是这两者之间的过渡。锡哈拉的意义已和窣堵坡有所区别,因为在它的神庙下已不再是宗教圣者的坟墓,供奉着的却是象征着男根的“林迦”,或是象征着女阴的“优尼”,在印度教的教义中,它们隐喻着宇宙间的生殖能力或性的活力。

        锡哈拉的角椎形造型大都有四个面,每一层呈阶梯状递减,正立面大致呈三角形,但在每一个面的交界处却有着无数的折角,在每一层上都装饰有无数的圆雕和浮雕形成的壁龛,最高的顶端则冠以帽形盖石。锡哈拉是印度教的塔,有的锡哈拉本身就是庙宇。有的锡哈拉用砖块垒砌,外面抹上灰泥,有的锡哈拉是用大块的花岗石垒砌,而有的锡哈拉则干脆是从整座山石中雕刻而出的艺术品。

        北方锡哈拉的外部线条则呈抛物线状,有弹性而优美。玉米棒状的建筑立面由无数纵向的肋条所划分,在面与面的转折部分又有着无数的折角。这样一种抛物线的角椎与下部的主殿共同形成了一座高塔,塔顶有扁圆形的盖石,再顶部是宝瓶和三叉戟。

        在著名的克久拉霍神庙里,这种锡哈拉的形式得到了丰富的发挥。在这里神庙主殿的上方,矗立着的抛物线状锡哈拉塔是由无数竹笋状小塔组成的,每一座小塔的造型都是仿照着主塔,顶上都有盖石和宝瓶,它们从下往上,层层相叠,一起簇拥着主塔,与主塔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塔,远远看去,这些大小相聚的塔如同一峰孤峙、群峰相簇,象征着宇宙之巅的须弥山。印度人以他们特有的繁琐技巧把这座神庙装饰成了一座美不胜收的艺术宫殿。

        中世纪的后期,锡哈拉在南印度派生出一种 “霍布罗”的极端形式。

        霍布罗是指门塔,它产生在被称之为“神庙之城”的马吐腊。“天竺好繁”,印度人本来就喜欢繁缛复杂的表现方式,而霍布罗的门塔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往往高达50—60米,被分为十几层,塔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印度教的各路诸神。他们全部爬在门塔上,各呈姿势,被涂上了五光十色的颜料,还有各种神话传说中的妖精和怪兽,使一座门塔变成了群星聚集的万神殿。五光十色却是艳俗无比,浮糜不堪,是洛可可风格在印度的一种滥觞。

        虽然锡哈拉是晚起的建筑形式,但它在向外播射的力度和规模上并不亚于窣堵坡,甚至影响或改变了窣堵坡。在印度,无论是早期的婆罗教还是由此而诞生的印度教,抑或是佛教和耆那教,它们在建筑造型上都有互相影响的成分,也有互相参照、甚至互相混杂掺糅的形式。这三种宗教的教义尽管不同,但其核心都是对于喜马拉雅山的崇拜,无一不是以高耸的山峰来作为自身的寺庙形式。耆那教讲求清静寡欲,素心静养,所以它的锡哈拉外型要简单明快得多,没有很多繁琐的装饰,通体被刷上了白色,象征着须弥山顶上的白雪。当佛教的窣堵坡在印度本土上渐而消遁的时候,锡哈拉及时地予以补充,并随着印度教在东南亚扎下了根。到了中世纪,佛教徒也开始吸收锡哈拉的形式来建造佛塔,开始了用锡哈拉代替窣堵坡的尝试。随着佛法的东传,它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从而成为密檐塔或金刚塔的祖先。

        菩提伽耶寺位于印度比哈尔邦,又称大菩提寺,是当年释迦牟尼悟道处,佛教的圣地之一。寺院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由阿育王敕建。全寺以一座高大的金刚宝座式的塔为主,塔的四角还有四座较小的附塔,五塔并耸,立在一个宽阔的方形台基上,里面即为寺庙的殿堂。中央大塔高约50米,边长20几米,呈四方角椎形,顶部有一个覆钵式的窣堵坡作塔刹。塔身分为十几层,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佛龛和浮雕,四边的角椎形小塔的造型与中央大塔一致,象征着印度人心目中的宇宙中心和四个方位,这是宏伟的金刚宝座塔。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99(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