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睦:让艺术打通心灵的壁垒

        作者:屈菡2023-04-02 08:44: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1940年,钱穆先生撰文《改革大学制度议》,提出“智识贵能汇通”,这是在现代中国大学教育语境下,最先出现的“通识”概念。近年来,清华大学从艺术角度切入,探索开展通识教育,为拓宽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借鉴。   

        3月10日,第四届清华大学“王步高通识教育奖”颁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睦获此奖项。作为积极探索并践行通识艺术教育的典范,李睦除了讲授大量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了多门通识课程,为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期让更多人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向美而行。近日,美术文化周刊对李睦进行了专访,探访其在推行艺术通识教育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

        美术文化周刊:您怎样理解艺术通识?

        李睦:艺术通识是一场生存教育,它能唤起人们的灵性。因此,艺术通识课不是大众普及课,也不是专业课的压缩版,其核心的点应该是“通”,打通专业壁垒、沟通心灵隔阂。

        美术文化周刊:您从什么时候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当时基于怎样的思考?

        李睦:大约在20年前就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当时思路上不太清晰,比较盲目,只觉得应该让更多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接受一些美育。最初采用大课形式,每节课有二三百人。但考虑到无法深入,于是逐年压缩上课人数。近10年实行小班制,每节课30多人。

        产生这个念头源于我的艺术观。艺术要产生社会影响力,只有在更多人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国家在艺术教育方面投入很大,但仅是专业学生获益的话,对非专业学生是不公平的。而且对于大学生而言,能在大学里接受艺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缺失,意味着少了形成一种更丰富、更深刻的思维习惯的可能。

        美术文化周刊:这种思维习惯具体是指什么?

        李 睦:美育能够使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通过美育锻炼,可以使学生有兴趣、有勇气打破固定思维,在惯性思维里做拓展,甚至进行逆向思维。创新能力不足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思维僵化,受困于“标准化”,就绘画而言,其先天就具备探索和实验精神。在艺术通识课上,学生可以自由地把所思所想呈现在画面上,大胆地释放自己的内心,打破对标准的畏惧,突破“唯一性”的禁锢,重塑观念。

        美术文化周刊:艺术通识课程基于怎样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来实现以上目的呢?

        李睦:以通识课程“艺术的启示”为例,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具体分为“听说读写画”5个环节。“听”不是简单的输入,每节课我会把讲课提纲发给学生,他们在听课过程中要把听到的问题、想到的问题以及质疑的问题随时记录在提纲上,这些材料课后需要收回,我根据笔记判断学生是不是感兴趣,是不是在思考;“说”是学生根据设置话题进行讨论,大家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甚至争论;“读”的方式很多样,除了阅读书籍,还可以到博物馆里品读艺术品等;“写”是指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画”是评估学习状况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画画是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既往艺术认知的博弈。创作的过程会有点痛苦,学生需要把自己的内心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这其中会有转换、接纳,并变得更宽容。之前大家惯于用唯一的标准衡量一切,包括衡量自己,我们要通过绘画破除原有观念。或许这对现行教育是一种弥补吧。

        美术文化周刊:学生的体验是怎样的?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李睦:学生们对新鲜事物包括内容和科目充满好奇和兴趣。但是,画完后他们会发现画面和原来设想的有差距。他们会产生提高画技的需求。这时老师会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什么是艺术的标准?它是不是唯一的?是不是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这些思考慢慢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这一过程,学生们被桎梏的思维一点点放松、解开,学生会逐渐思考如何处理经典与自己的关系,既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也尊重经典的艺术价值,而不仅仅把经典当作纪念碑,永远亦步亦趋。打破惯有思维的过程很艰难,但是过了这个阶段就是海阔天空,他们会感慨:“我还可以这样想,还可以这样画?还可以通过这样差异性的研究来获得前所未有的思考,这种感觉太棒了!”

        检验课程是否有效,关键看课程是不是触及一些根本问题。我们需要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犹如对症下药,给学生送去需要的东西,我自己也觉得这是个挑战,但希望能推动产生一些根本性的改变。

        美术文化周刊:在执教通识课程的20多年中,教学体系和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

        李睦:应该说一直处于调整状态,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于我个人而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接触不同学科的老师和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体会、思考的状态,带来的就是课程本身的改变。甚至和学生们的一次讨论、看几篇学生的文章都会让我随时调整这节课的内容,每个学期的教学大纲也都会有改变。当然,也会遇到超越了我的知识范围和控制能力的内容,但这些都是可以被讨论的,同学们表示理解,我也在思考,是不是可以把自己尚未想成熟的东西,以及正在思考的东西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们一起参与思考。

        清华大学目前有一个通识教育的研究小组,包括社科、人文、自然科学以及艺术学科,老师们经常一起讨论,发现彼此之间的共性很多,我也结识了哲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专业的老师。2011年,我们开设了一门“艺术、哲学与科学”的艺术通识课程,就是希望经由艺术与哲学的思考方式或者思考途径去重新认识、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精神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够打通艺术、科学和哲学之间的专业壁垒。

        美术文化周刊:今后在通识教育方面有哪些规划?

        李睦:希望能够将通识教育进一步推广,现在清华大学有很多老师都加入进来,包括美院老师,因为学校的支持,越来越多的老师对通识教育给予了关注。学校还录制了线上通识课程,推广到其他大学。我还在其他大学讲授通识课程,虽然辛苦,但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能像一颗种子一样,生根发芽,不断传播。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0(s)   6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