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医生”既要懂修复,还需要灵活的思维

        作者:孙红燕2023-08-14 08:14:12 来源:美术报

          (1/2)潘玉良 弹曼陀林老人(修复前)

          (2/2)潘玉良 弹曼陀林老人(修复后)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很多人一听说油画修复就直观地认为:修复油画只要在颜料层残缺的位置用油画颜料补全就可以了,这有什么难呢?

        每次听闻这种说法,我们总是微笑以对,再简单介绍下油画的修复流程,修复之前需要了解哪些内容,修复过程中又会涉及什么知识。

        油画修复相较其他文物修复在中国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仅有30年的历史。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馆藏油画丰富,尤其是1984年,361幅潘玉良油画被安徽博物院收藏后,院里对其十分重视,不仅安置在专门库房,派专人保管,而且积极开展修复工作。自2004年以来,院里组建了自己的油画保护修复团队,积极与境内外油画修复机构合作开展油画修复项目,目前已完成油画藏品保护修复项目十余项,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保护修复经验。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我院分别于2013年、2015年承办了两期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油画保护修复基本技能培训班”和“油画保护修复技能高级培训班”,为我国文博系统培养了一批油画保护修复专业技术人才。

        每一位文物保护修复师都是一名医生,而面对的患者是一个个不会说话的特殊患者,需要他们对文物进行“望、闻、问、切”,再量身定制开出“处方”,然后进行手术。对于娇弱的油画“病人”而言,除了跟其他文物一样需要术前“全面诊断”外,在保护修复过程中,更加需要医生们的耐心和细心。因为油画支撑体和油画颜料层的伸缩系数不同,清洗过程中稍微不慎,就容易造成二次损坏,如:清洗过程中,除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外,具体清洗时需要用棉签蘸取少量的清洗剂,在画面污染处慢慢滚动棉签,将污染物软化去除,如果棉签吸入的清洗剂数量较多,容易通过颜料层缝隙渗透至底料层或者油画支撑体,导致二次伤害。另外在清洗过程中被清洗处下方要垫平,不可产生晃动,以免对作品产生损坏。

        文物工作者除了要会修复文物外,还需要灵活的思维,善于发现身边能用且好用的材料,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做得更好。比如在软化整平过程中,通常是将作品置于一个湿度饱和的微环境中,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加湿器为微环境加湿,将待整平的油画置于其中。但是该方法容易形成冷凝水,对文物有一定的危险性。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发现生活中用来洗车的仿鹿皮巾吸水量大,且具有良好的锁水功能,将其吸满水后置于微环境中油画作品的下方(切记:不能直接接触)替代加湿器,既能达到加湿效果还能避免冷凝水的侵害,是一种很好用的材料。软化整平后的作品在压平过程中,根据加湿程度每三至四个小时替换一次吸水纸进行慢慢撤潮,不可置其于空气中任由自然干燥或者直接压平至干燥,这都是比较致命的问题。前者会因为前期潮湿软化而加剧变形,产生更大的损坏;后者会因为湿度过大,易产生霉菌等病害。在修复潘玉良《泉水》画作时,采用了这一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整平效果。

        2015年,我们在修复黄绍京油画《毛主席像》时,通过紫外灯观察意外发现,画面红色背景处呈现了清晰的字迹:“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看到这些文字后,内心十分激动,经查阅资料发现,该内容出自毛泽东同志于1949年4月所写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紫外拍摄的信息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黄绍京先生引用了部分诗句还是完整诗句呢?在毛主席画面下方有无其他文字,还需进一步的分析检测进行解读。

        艺术藏品修复不是简单将画作翻新。这个行当遵行国际通用的三大原则:一是可逆,即使用的修复材料是可卸除的;二是可识别,即修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可识别;三是最小干预,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保护行为,争取保留最大的价值。

        孙红燕(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修复师)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95(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