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藏在物象深处的内心轰鸣——“静音·姿态”金华祥油画作品展述评

        作者:夏立2023-08-28 13:44:58 来源:中国艺术报

          (1/2)仿宋·石·千里江山(油画) 120cm×240cm 2023年 金华祥

          (2/2)穆系列(油画) 60cm×80cm 2016年 金华祥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祈福”系列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穆”系列展现马的安静祥和,“划过”系列探寻建筑的诗意,“仿宋·石·千里江山”系列思考跨文化的内在联系……8月18日至8月29日,“静音·姿态”金华祥油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共展出宁波市海曙区美协副主席、宁波市鄞江中学美术教师金华祥创作的30余幅油画作品,题材涉及人物、动物、风景、建筑、石雕、家具等。这次展览是宁波市委宣传部专项支持的宁波市文艺人才培养扶持项目,由浙江省美协、宁波市文联主办,宁波市教育局、海曙区委宣传部、海曙区文广旅体局、海曙区文联、宁波市美协、宁波市鄞江中学承办,海曙区美协、它山画会协办。

          “面对乡土大地和生活世界,金华祥用自己的绘画与言说方式,从自身经验出发,一次次地转化、蝶变,展示了他对事物、对时间的深度关注,对生命和世界的认识与喟叹。”浙江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王敏杰认为,在这个图像泛滥、人工智能无限生发以及人机合体的技术时代,金华祥以其内敛而深沉的绘画品质,显示出一种无言的力量,使人在寂静中感受到一种内心的轰鸣。

          由物及心的具象写实

          对金华祥的作品,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俞晓夫评价道:“画风是具象的,精雕细刻,形式是当代的,注重设计。”无论是人物、马、建筑、石、家具,都因为其本身能够打动自己所以才成为所画之物,金华祥精准捕捉到这些物象在某一瞬间的状态,进而通过绘画折射自己的心灵诉求。其作品强调图式性和精神性,也如他所说,自己的作品首先要符合自己的个性。

          在杭州师范大学读美术教育专业期间,金华祥兼修绘画各科,从水墨到油画再到其他媒介均有涉猎,打下了各类艺术的深厚基础。各艺术门类中,他最喜欢油画,特别是对具象绘画情有独钟。参加工作后,他一直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并于2003年至2004年在上海油画雕塑院高级创作研修班师从俞晓夫深造学习。俞晓夫回忆说:“当时我去他在宁波工作的学校,从一大群老师里,我挑了他,因为他很有想法,有一个独特的、闷闷的,但又很幽默的个性。”2007年,金华祥北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写实绘画工作室学习,后又在上海师大攻读油画研究生,还曾访学于德国、意大利、希腊、日本、保加利亚等国,这些经历让他对具象写实绘画进行了一次次更为深入的梳理和提炼运用。

          “对写实技术的探求是中国近百年来绘画变革的一支主脉,对于以写意为主的历史传统来说,它一直是一个能力与观念的挑战。”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认为,金华祥既借用欧洲古典样式,又吸收中国当代的表现形式,在绘画语言上磨砺自己,逐步学到了写实技法的精要。

          《祈福》系列是金华祥多次进藏以后创作的西藏题材油画。为了画好这个题材,川藏线、青藏线、滇藏线他都跑过,那里有太多意想不到的新奇神秘。“高原上随处可见的经幡,默默承载祝福的玛尼堆;迎着晨曦袅袅点燃的煨桑,每经过山头撒向山神的龙达;晚风中肃立的寺院,寺院里层层绵延的转经筒……这一切都与祈福有关,表现出对生命神秘的敬畏之心。”金华祥说,作为旅者,他也用相机拍下一段段触及灵魂的影像;作为画者,提起画笔时,眼前浮现的是一段段旅程、一个个鲜活的主人公、一篇篇动人的心灵故事,过去所遇到的一切都历历在目。

          《穆》是一系列以马为题材创作的作品。金华祥创作的马,神态不一,但都安静祥和。朋友看到他的作品会说:“你画的画很静。”静,其实也是画家本人的性格。王春辰评价金华祥的画是“由物及心”“相由心生”:“他画的《穆》系列作品,讲究具象写实绘画中主题物的形状姿态,让其形成扁平图形化,而突出马静止瞬间的神态,这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让观者产生遐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丁一林指出:“金华祥的绘画作品多次运用‘马’这一符号,大气又不张扬,是自我肖像的具象化呈现。他的画作充满生命力,纯熟的油画技法以及对于线性描绘的热衷,传达出他内心细腻、安静,而又能敏锐捕捉细节的特质。”

          古今东西之间的文化思考

          近年来,金华祥开始反思和探索古今之间和东西方之间视觉文化的关系,在题材选择上、在文化元素的刻画上开始新的尝试,《仿宋·石·千里江山》系列便由此产生。金华祥喜欢古石雕,乃至于“无石不欢”。一有时间他就会去古玩市场看各种石头,遇到喜欢的就淘来,各种各样的石雕收集了“满满当当一屋子”,还对它们的年代、用途、文化寓意等进行研究。

          俞晓夫说:“他平日就喜爱收集古建筑构件以及石头、雕刻等老物件,绘画内容与他个人的兴趣爱好息息相关,色彩运用‘高调’的处理方式,不完全写实但又不失逼真生动。作品能够以静制动,充分展现自我个性,契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胡伟认为,金华祥运用油画艺术的表达方式刻画石头,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力图透视不同时代的中华文化风貌,体现了他对单一画种材料技法演进的思考,有意识地去探索中国绘画的发展之路。

          “通过油画这一载体去记录它们,也让我更加热衷于艺术创作。因为我觉得能够把绘画和收藏两个最大的兴趣结合起来,这是非常能触动心灵的一件快事,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金华祥说,“这一系列是我最新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对撞’,对我绘画风格的形成是一次比较好的尝试。”王春辰也认为,金华祥对古物的研究及思考对他的艺术创作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将中国假山石、家具、石雕等非常具象地画出来,另一侧用色彩单纯、结构简单的抽象画呈现,两者形成强烈的画面风格对比,其背后体现的是一种由古今东西之间跨界的文化思考。“具象的中国器物在纯粹的抽象画面映衬下,透露出更多的含义:它的生命力在于精益求精、在于一丝不苟、在于心静专注。”王春辰说。

          金华祥喜欢石雕,是因为它一方面有着人工的凿痕,承载了工匠的智慧和精神,另一方面又有着岁月的洗礼和沉淀,是沧桑的记忆。这也可说是他随着年龄和艺术经历的增长的一次自我观照。“艺术创作除了要用心、专心,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喜欢与具象的、抽象的、当代的艺术家以及收藏家互动交流,唯有这样才可以让艺术的火花相互碰撞,开阔眼界,最终让自己的写实作品能显现出独有的图示和观念。”金华祥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7(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