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青计划: 呵护青年艺术家的梦想与创意

        作者:罗群2023-11-14 07:56: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11月11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简称“扶青计划”)十周年特别委约作品、超媒体音乐会《彼岸5.0》在上海大剧院演出,不断发展创新的《彼岸》系列作品再次惊艳观众。

        今年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设扶青计划十周年,也是艺术节与上海戏剧学院共同推出青年艺术创想周十周年。10年间,扶青计划委约105位青年才俊创作了89部作品,扶青计划在孵化作品人才、推动行业发展、擘画艺术未来等方面的意义也愈发凸显,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不断拓宽遴选视野

        扶青计划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面向青年、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平台,其眼光不局限于国内,今年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开展作品招募,共收到来自中国21个省(区、市)及英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13个申报项目,申报数量与质量较往年均有提升。

        全新推出的视觉艺术板块成为今年扶青计划的新亮点,申报作品包括绘画、装置、影像、雕塑、多媒体等,征集对象拓展至青年视觉艺术家和青年策展人两个创作群体,以激活视觉艺术领域的青年新生力量,扶青计划的平台功能与覆盖类型进一步拓展提升。

        经过严格的评审筛选,8部舞台艺术委约作品和两个视觉艺术项目脱颖而出,成为今年扶青计划的“幸运儿”,与扶青计划十周年特别委约作品和两台推荐演出一起,在艺术节期间向观众传递蓬勃的青春艺术力量。值得一提的是,特别委约作品《彼岸5.0》的主创秦毅和徐志博是往届扶青计划的委约艺术家,他们推出的《彼岸》系列作品均深受好评,《彼岸5.0》是一次总结、一次回归,更是一次再出发。

        有力的扶持 舒适的关照

        2017年,青年舞蹈家郑杰以现代舞《寂静之上》入选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今年,郑杰新作《训诫三则·山月》成为本届艺术节的委约作品,并在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上颇受关注。

        10年间,扶青计划帮助扶持许多青年艺术家寻梦圆梦,并与他们结下深厚情缘。从最初的《水生》到今年的《右之左》,青年导演赵淼与扶青计划一起成长。“每一个青年艺术家都希望自己与时俱进,同时又保持独特,与时代中的其他人不同。”赵淼认为,扶青计划最令他感到幸福的就是既给予创作者充分的支持与呵护,又不会进行过度的包装和雕琢,而是让青年艺术家自由表达真实的态度与思考,探索尝试创作的多种可能性。

        谈及扶青计划之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新媒体艺术家、设计师达彦用“关联”“转换”“演化”三个关键词予以概括。达彦认为,扶青计划将他与诸多不同的艺术家联系起来,跨界对话激发灵感,并通过创作实践让个人身份在设计师与艺术家之间自由切换。“扶青计划不仅大力支持新作品,而且同一个作品也能在其中获得不断演化、发展的机会。扶青计划让创作者始终保持年轻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敢于挑战的自信心,这对于创作而言非常重要。”达彦说。

        未来需要年轻人

        扶青计划帮助了许多青年艺术家成长成才,而在扶青计划艺委会主席、作曲家谭盾看来,与其说扶青计划支持年轻人在这个舞台上实现梦想,不如说扶青计划、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青年才俊共创、共赴未来。“我们的未来需要他们。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创作,我们的未来就不能称其为未来。”谭盾说。

        在谭盾看来,扶青计划有两样特别宝贵的东西值得守护:一是持续鼓励青年艺术家大胆设想、深刻思考、突破作为,希望他们能赋予平淡生活以灵动趣味,赋予深刻思想以通俗表达;二是给予年轻人资源、资金等支持,并让他们按照意愿进行支配,创作饱含诚意与新意的优秀作品。“我特别喜欢和年轻人合作,尤其对作品没有把握时,年轻人就是最好的温度计、试金石。”谭盾说,“我们愿意与全球青年艺术家并肩,通过艺术的力量让世界越来越小,让人类越来越伟大。”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表示,未来,扶青计划将以更开放的理念、更包容的姿态,发掘被隐藏的艺术新力量,让青年艺术人才展示他们的才智创意;以更成熟的机制、更周全的服务,帮助青年艺术人才拓宽国际视野,铺就走向广阔世界的大道。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30(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