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博会感受文明交流互鉴之美

        作者:李荣坤2023-11-17 07:59: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的展区内,几名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这个雕塑用的是什么木头?”

        “这边是乌木,这边是红木。”展馆内的工作人员用汉语介绍。

        夸张的艺术手法、优美流畅的线条,让非洲木雕成为这一区域的焦点。短短几分钟,记者就看到有十几名参观者问询。一位参展者买下了3件手串和一件木雕。工作人员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忙着往展台上补货。来自陕西西安的姬先生买下一件双人木雕。“这件作品650元,摆在书房很别致。”他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个造型是全场最好的。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四方宾朋欢聚于此。今年进博会国家展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共有69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亮相国家展,其中有6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进博会现场,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是全世界开放合作的大舞台,不仅有经济方面的深入合作,更有多样化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津巴布韦展区被参会者围得水泄不通,来自津巴布韦的参会嘉宾佩戴着独具本国特色的彩虹围巾。他们带来了当地的花生、橙汁、啤酒、饼干等特色饮食,热情邀请观众品尝。展位中间的圆形空间顶端印有“旅游、投资和贸易,就在津巴布韦”字样。津巴布韦的一位参会嘉宾告诉记者:“参加本次进博会,看到这么多人,让我很兴奋。有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展示我们的产品和文化,真是太棒了,欢迎你们到我们国家旅游、投资。”

        在本届进博会的国家综合展里,最吸睛的展位当属中国馆。“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新机遇”金色大字在中国红背景映衬下格外醒目。展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很多人在旁边打卡拍照。中国馆里不仅有多项大国重器集中亮相,也有许多小而美的非遗作品,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在中国馆中,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带来了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竹编和缂丝非遗艺术作品。观众仔细打量着竹编极富现代设计感的纹样,惊叹于团扇上精美高超的缂丝技艺。据负责人裴丽繁介绍,国内外很多文化单位、商业机构以及艺术从业者前来参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合作意愿,他们已经与卡塔尔和柬埔寨等国家的商家达成合作意向。

        记者来到消费品展区,文化元素随处可见。LVMH集团已经是第四次参加进博会。步入芬迪的展馆,一款带有彝族刺绣和银饰的精美手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芬迪邀请两位彝族非遗传承人阿西巫之莫和勒古沙日联手带来的特别款手袋作品,将彝族传统刺绣和银饰技艺融入包袋设计,浓郁的民族风与时尚的国际范相得益彰。

        宝格丽则是以“东西交融,艺术尽绽”为主题,邀请中国艺术家邱岸雄与意大利艺术家朱塞佩·洛·夏沃联袂展出匠心佳作,诠释着中意之间艺术创作与文化发展的和谐交融。展览中还设置了搭载AI技术的艺术装置,实时捕捉嘉宾欣赏艺术作品时的脑电波和心跳数据,将波澜起伏的思绪转化为独一无二的数字艺术作品,实现内心世界与数字艺术的惊喜共创。

        同样来参展的弥知科技创始人张天夫一直从事数字化应用,他特意体验了这个艺术装置,还展示了AI为其生成的专属艺术作品。“我发现每个展位在数字化方面都有独特的技术亮点,不同平台和品牌的大胆使用,对于我们的业务推动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未来数字化应用的空间巨大。”张天夫说。

        在人文交流展示区,人间烟火尽显其中。东莞展区,玲珑的狮子、精巧的花轿、可爱的玩偶、威武的机器人,都让人爱不释手。走入江苏人文交流展区,白墙黛瓦下,苏式园林移步易景的造景手法,将山、亭、竹、石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极具江苏灵秀的画卷。画卷中,传统和现代交织,老字号用他们的方式守护着手中的非遗技艺,也推动着传承创新。在陕西展馆,除了陶瓷等特色非遗产品,“厨房”也搬了进来,烟火升腾下,腊汁肉夹馍、羊肉泡馍、油泼面等展示特色饮食文化,也让全世界的参观者过了眼瘾、享了口福。

        进博会期间,“中国白·德化瓷”常年展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揭牌开馆,集中展示来自德化县28家企业的产品及21位大师的作品。“进博会为国内外提供了一个文化融合的大平台,可以很好地促进陶瓷产业的国际交流,让更多国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也吸收了一些西方文化元素,制作出中西结合的陶瓷产品。”福建德瓷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冰说。

        丰富多彩的文化故事在这里汇聚,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在这里交融。进博会不仅是商品贸易的展会,还为汇聚创意、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不断增进着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绘就一幅多元文化的瑰丽画卷。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3(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