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湘光: ​“融入生活,让壮锦文化生生不息”

        作者:宾阳 通讯员 莫曲2024-03-28 07:53: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织锦工艺大师谭湘光(右)在展览会上为采购商讲解民族服饰   宾 阳 摄

        “我们的‘龙宝’结合了广西壮锦纹样,用的是壮锦面料,上面的龙珠也是用壮锦编织的,图案是壮锦万吉纹,寓意美好,喜欢的朋友可以下单。”3月14日,在谭湘光的工作室里,她与徒弟一边直播带货,一边在线推介壮锦产品,向网友介绍广西织锦文化。

        谭湘光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国家级非遗壮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告诉记者,在今年推出的壮锦“龙宝”中,喜庆的“红龙”订单最多,青龙、银龙等色调的“龙宝”也很受欢迎,既向人们传递着龙年的祝福,也希望通过小小的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壮锦、关注广西。

        壮锦在壮语里的意思是“天纹之页”,据传起源于宋代,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5年出生的谭湘光,从15岁起便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梁树英学习壮锦织造技艺。2002年,谭湘光从宾阳县民族织锦厂退休,受聘于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成为壮锦工艺项目负责人,研究壮锦的机械化生产和产品研发。同时,她开办了一间小型民间织锦作坊——湘光织锦坊,并于2014年成立了公司,专门研发设计壮锦的潮流产品。她将传统的竹笼机、壮锦服饰、织锦工艺品等与时尚元素相结合,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织锦技艺的传播,探索出一条生机勃勃的发展新路。

        在传播壮锦文化的同时,谭湘光还不遗余力地带徒授艺,培养了大批织锦人才。近年来,她还与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打造织锦技艺培训基地、成立工作室等方式,引导年轻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挥创意,开发民族元素和时尚设计相结合的壮锦产品。2021年,她又前往江西南昌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建立非遗传承基地。

        在“非遗进校园”的过程中,谭湘光认识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范丽华。在谭湘光的指导下,范丽华创作出一批紧跟时尚潮流的壮锦精品。她们共同创作的“锦衣华服”系列壮锦嫁衣,采用壮锦“万寿花”“龙凤纹”等经典纹样,又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精美、新颖,受到关注。2018年,该作品在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

        从事织锦工作50余年来,谭湘光织造的壮锦精品不计其数,其中多幅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等收藏。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时,谭湘光向习近平总书记演示了壮锦的织造过程,并一一回答了总书记的提问。

        “传统技艺的当代表达很重要,壮锦要焕发生机,一定要贴合市场。”谭湘光深知,想让壮锦真正“活”起来,不能只是将其陈列在博物馆中,或是仅仅作为商务馈赠礼品使用,而应该让壮锦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谭湘光不断改进壮锦织造技艺。她将织机的竹笼改造,增加织锦的纬线,打破纹样的限制;引进先进设备,采用新型线材,降低壮锦的原料成本,让大众买得起;设计、制作各类生活用品,推动传统壮锦艺术融入日常生活。随着壮锦壁挂、床旗、围巾、披肩、背包、手袋等生活用品研发成功,让壮锦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竹笼机上的竹签需要根据花纹的样式编排,这是我们的核心技术,虽然学习的过程很复杂,但只要学会操作竹笼机,织锦就能像使用电脑时操纵鼠标一样简单。”3月初,谭湘光和弟子发起“我要当选壮锦守护神”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参加。一位网友表示:“有幸能够参加这次活动,很开心,一定要把美丽的壮锦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壮锦之美、广西之美、民族文化之美。”

        “激活壮锦文化,要推陈出新,要将它融入生活,推动广泛传播与交流,这样才能让壮锦文化生生不息。”谭湘光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33(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