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艺游学”?

        作者:胡俊2024-04-14 08:12: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年来,“艺游学”成为艺术教育领域的热词,以它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就有200多万条词条。自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第一届艺游学亚洲论坛”以来,两年一届,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最近一次是2023年在广州美术学院举办。而2025年的第五届的举办权,已经被日本东京学艺大学获得。

        什么是“艺游学”?有人认为“艺游学”是关于艺术游学的。艺游学确实可以强化旅游的体验。在中国最早开展的艺游学项目,就是2015年沿“丝绸之路”开展的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师范生“六步法”艺术游学。以这个项目为基础之一,2018年至2021年加拿大社科联开始了一个五国八校参与的国际招标课题,标题就是《艺游学——著名历史文化之旅中的跨国叙事》。

        有人认为“艺游学”是关于艺术疗愈的。艺游学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项目之一,就是盲人绘画教学。艺游学首次让全盲少儿享受到绘画的乐趣,并让盲人可以有成为艺术家的理想。还有一个被孤独症康复机构应用的“艺游室”艺术项目,因为把孤独症患儿的特殊性转化为创造力,从而实现了孤独症康复方法的创新,包括解决社交障碍的“马赛克动画”、解决自我认知障碍的“AI光舞”。它们曾在杭州市残联2018年的“融-纳”艺术节上展出。

        还有人认为“艺游学”是社区艺术项目。艺游学的“大墙之光”社区公益项目,促进社区居民用墙绘与少管所大墙内的未成年犯创作的光绘产生互动,不仅让没有绘画基础的社区老少敢于用艺术美化环境,也在艺术共创过程中美化心灵。

        还有人说“艺游学”是艺术教师教育项目。艺游学的“村民能者”项目,把村民培养成研学教师,为城市少儿提供优质的生态、伦理、民俗乡村研学课程;杭州师范大学艺游学研究院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在2022年举办20余场“乡村少儿美育的困境与难题”线上沙龙,纠正了乡村支教观念错误,使人认识到乡村是美育创新的资源宝藏;并在“浙川协作”中实证,指导杭州师范大学支教师范生为西部小学创新本土化、数字化校本课程,让山区孩子参加全国少儿数字艺术创作大赛,并获特等奖。

        既然艺游学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那么如何学习“艺游学”?“艺游学”是英文a/r/tography的中译,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瑞塔·欧文教授等美术教育学者,在2004年前后首创的专业术语。作为欧美艺术教师教育领域近20年的新议题,它是基于身份认同塑造的艺术教师培养理论。

        在欧美的艺游学研究中,主要依据的是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块茎”理论,即不依赖种子,而是从根或枝上伸出一条,长成新株,继而成林成片,如根上生笋的竹子。这一理论对于教学法的突破性改革十分重要,因为它阐述了被人忽视的知识产生方式。艺游学正是运用这种知识产生方式,才产生出令人惊叹的创新力。

        艺游学由于呈现的是一种自然规律,就像是“块茎”的生长方式,所以体验起来非常自然。一般来讲,只要一个课时的工作坊,就能让学习者产生兴奋感,体验到艺游学的新奇与创造力。

        艺游学是“艺术本位研究”方法论框架下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它的学习不能仅依赖语言文字,也不能从书本论文中习得,而是必须在创造性实践中,在复杂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问题情境下才能开展。

        依照艺游学方法,无论年龄大小、知识多少、智力高低,都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创造力。艺游学教学法的这一特点,被大量的实践所证明,在大学、小学、特殊学校,在城市、乡村,对正常人、残疾人,均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令人惊叹的艺术教育成果,且这些成果均能对社会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变革最快、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问题之多与矛盾之复杂,为艺游学应用提供了沃土。艺游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消化西方的既有学术基础;二是基于中国教育哲学与艺术学的传统,开展本土化研究。

        这项研究,有助于解决中国高校艺术师范专业长期存在的“专业特征”不明确问题。一般艺术教育专业由三部分师资组成:艺术家、艺术史论学者、教育学者。艺术家一般以技法示范、指导创作为己任,以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为旁骛;艺术史论学者则以史论讲授为己任,无意深究美术创作与教学;教育学者只讲授一般教学法,而不探究艺术本体的意义与价值。这样一种三方身份认同相互割裂的状态,导致“艺术教育研究者”的身份缺失。

        艺游学,就是能用艺术创作方法开展学术研究,把教学过程当作行为艺术创作,把学术研究成果呈现为引人入胜的艺术项目的学者。这样,通过在三个身份之间跳跃与转化,进行艺术创新、学术创新、教学创新,否定三方的定义隔离,进入艺游学领域。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艺游学研究院院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49(s)   6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