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山水的写意性初探

        作者:高天2024-04-22 08:16:43 来源:美术报

        高天 观瀑 中国画

        泼墨山水画自古迄今都在不断地发展,从唐人王洽、顾况泼墨渖成画,到泼墨作为一种单纯的技法融入到写意山水之中,求不似之似的逸笔精神,再发展到近代以张大千为代表的“以面带线”的大泼墨写意山水,最后到现代带有抽象半抽象、强烈的构成性和表现主义色彩的泼墨山水。每个发展阶段的泼墨山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写意性特征。

        泼墨山水是艺术家直抒胸臆的表现,泼墨前凝神聚气,思绪遨游于万物之中,而后进行酣畅淋漓的泼洒,待其呈万物之象,之后审视思考,探其画眼,如何用笔墨取泼墨之意绘胸中之象,泼墨山水的写意性表现在此而已。

        东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说:“孙武:大荀首也,骨趣甚奇。二婕以怜美之体,有惊剧之则。着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所谓“临见妙裁”就是强调画家在一瞬之间对某种意象的感受,“置陈布势”就是安排画面位置,构思画面体势,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以至于通达体悟到了画道之变。泼墨山水又何尝不是如此,画家从泼墨时的感性,到后面理性的收拾画面,置陈布势。古人强调,作画前需“惨淡经营”而非“堆砌成篇”,才能取得真正的山川“灵秀之气”。泼墨山水,泼墨前融万象于一身,泼墨后需“惨淡经营”以得山川真气。

        泼墨山水顾名思义是以泼墨为主,以泼墨之形生发无尽山水意象,而后经营位置,辅之以笔墨,甚者好的泼墨形态无以复加,自然得山水意趣。

        明代董其昌认为“泼墨惜墨成画诀”,曾云,“李成惜墨如金,王洽泼墨渖成画。夫学画者,每念惜墨泼墨四字。于六发三品,思过半矣。”

        清代吴历也曾谈到,“泼墨、惜墨画家用墨之微妙,泼者气礴,惜者骨疏秀。”由此而见,泼墨,气势磅礴的心性写意表达,惜墨,则为水墨庄肃的理性自持,“两家合之,便成画诀”,在笔墨自律中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这也就意味着泼墨与笔墨要建立有机联系。

        泼墨带有很强的偶然性,形态万千,一幅泼墨如何成画,除“经营位置”外,还要怎样使其有骨力,将笔墨叠加进去,以撑起整个画面,得象外之趣。在张大千的泼墨山水作品中以自然泼墨为底,墨花呈现出各种肌理效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他不拘于墨形,而又善于利用墨形,将传统笔墨与墨形交融,而不显得僵硬,使得泼墨与笔墨合二为一,达“妙手偶得,意外之致”。

        笔者从本科三年级开始进行泼墨山水的绘画实践,起初在不同纸(生宣、熟宣和绢等)上进行挥毫泼墨,再加上每次泼洒的方法,水分的控制等原因,所呈现出来的泼墨效果也不尽相同。

        原以为简单的泼墨,实则并非容易。泼墨前凝神聚思,万千山水意象在胸中奔流,泼墨时不拘小节,将胸中山水以泼墨的形式挥洒出来,泼墨中用介质因势利导,以大概构置心中山水,在这期间仔细观察水墨与纸的交融状态,初步设想其变为泼墨山水画的可能性。泼墨后,若是一张好的泼墨底子,将其挂于墙壁上,正反左右,反复凝思以经营位置。由于泼墨的偶然性,每张泼墨都不拘于传统法度,在置陈布势的时候也会有出乎意料的设想,以出奇。此时,墨形的处理就成为了首要着眼点,好的墨形将其保留住,以作虚像,不好的墨形就要用笔墨打破将其融入到泼墨画境之中,从而使笔墨与好的墨形和相融合,让整幅画面和谐统一又不失其泼墨之趣。

        以自身的《观瀑》与《山雨欲来两幅作品为例,略谈我的泼墨创作。这两幅泼墨作品都是在偏熟的宣纸上进行的,先在纸面上进行喷水,以保证泼墨能够充分在纸上流动,有烟云之感,而后在边角处进行泼墨,用毛笔加以引导,浓淡相间,然后在某些地方泼少量水使墨能够顺水流动。待其干后,虚实相间,有空灵之境,黑白灰之间和谐统一,但有拙劣墨形,在我苦思冥想之后施以笔墨,破劣形,步步深入,虽本身笔墨能力有限,但在整幅画面完成之后,涌现出让我意想不到的出奇画面,在泼墨的偶然性之中得意外之致。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硕士、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美术教师)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52(s)   65 queries